首頁 > 大觀服務> 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11第14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多障神童─張晏晟
多障神童─張晏晟(Chang Yen-Cheng)
【全盲腦麻音樂天才‧雙手雙耳活出精采】

  雙胞胎早產的晏晟,出生時體重不足,住在保溫箱時遭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導致視網膜病變,經多次手術仍告失敗,雙眼全盲併腦性麻痺;三歲時,收到一份開啟 他音樂之路的禮物-電子琴,除了先天的絕對音感與後天的耐苦學習,在晏晟自己不放棄的毅力中,及父母親的陪伴、兄弟姊妹的支持、師長好友的教導鼓勵下,晏 晟漸漸在每一項的音樂比賽嶄露頭角,連續2年榮獲全國身心障礙音樂大賽鋼琴組第一名(2006、2007)、並在2007年同年榮獲全國身心障礙音樂大賽 鋼琴組與小提琴組第一名、2008年台北視障文化基金會鋼琴比賽第一名、國際台北蕭邦大賽特別獎等優異成績,更舉辦多次個人音樂會,並在2008年7月受 邀遠赴義大利與音樂家Maddalena Muraric 和 Richard rittelmann 共同演出,風動歐洲,不愧為「多障神童」,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第14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晴天霹靂的噩耗】 
  張晏晟,1994年5月2日出生,出生時即體重不足;正當母 親陳麗花還沉浸在喜獲雙胞胎的喜悅中,又傳來雙胞胎弟弟晏晟在醫院保溫箱遭到細菌感染致腦性麻痺,引發敗血症,導致視網膜病變,雙眼前後動過六次手術,但仍宣告失敗,復明的希望仍是很渺茫,因此目前不但喪失全部視力導致全盲,又因腦性麻痺而不良於行,一直到五歲才開口說話。母親眼看孩子在瞬間成了多障兒, 立即辭去工作,選擇家庭代工,一邊可以幫忙家計,另一方面也能全心全意照顧晏晟。目前每週固定2天的放學後,爸爸媽媽都必須要帶他到台中做針灸及復健等治 療。但是身體的殘疾並沒有讓晏晟失去樂觀的天性,他總是笑口常開,有時父母會憂心他的未來,不知道晏晟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下去,但看到晏晟這麼堅強、樂觀, 很多時候反而是晏晟給了父母勇氣與鼓勵。晏晟從音樂中找到新生的勇氣,小小年紀就是多項音樂比賽的常勝軍,2006年6月9日更在台中縣港區藝術中心舉辦 「張晏晟個人音樂會」,表演鋼琴、小提琴、手風琴等拿手樂器。 
 
【上天的奇異恩典-音樂才華】
  晏晟小時候常會哭鬧不停,奇特的是,愛哭鬧的晏晟只要一聽到 音樂聲,就會立刻安靜下來,媽媽因此注意到他的音樂天賦。晏晟三歲生日時,收到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電子琴,這份禮物除了讓他無聊的生活注入了一劑活水, 更開啟了他既艱辛又充滿光彩的音樂之路。這段期間,他每天沉浸在電子琴上,享受音樂的洗滌,練就了絕對的音感,父母見狀,決定幫晏晟尋找鋼琴老師,但因為 晏晟先天的障礙,一般老師認為視障生溝通不易較難授課,因此沒有老師願意收視障學生教授樂器,晏晟的父母不因此而放棄,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找了一年多才 有老師願意教晏晟,一償晏晟學習樂器的願望。學琴期間,又因晏晟腦性麻痺缺乏協調性的關係,讓他學琴更加困難重重,但晏晟不因此而灰心,反而付出更多心力 努力練琴,但進展依然有限,直到遇到現在的陳蔚琦老師,根據晏晟的狀況設計了專屬課程讓他學習,從此他的琴藝就突飛猛進。 
  晏晟因為全盲及腦性麻痺,所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比一般孩子更 為艱辛。因為全盲,晏晟無法視譜彈奏,他必須先將樂曲聽了又聽,將譜記在腦中,再用雙手演奏出一首又一首流暢而美妙的旋律;為了克服肢體上的不便,他要不 斷的練習,不管是練琴時手指的靈活技巧、小提琴的用弓技巧或是背起重重的手風琴。別人練習10次,他就要練習100次,對他而言是「十分耕耘、一分收 穫」。但從未見晏晟氣餒過,日復一日無止境的練習,就是晏晟和他心愛的音樂共譜的快樂人生組曲。 
 
【多障兒也能用音樂回饋社會!!】
  晏晟是個多重障礙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家人無悔的 付出外,或多或少會接受各方的協助與鼓勵,所以他也常常以自己專長的音樂演出來回饋社會。晏晟在課餘經常接受各界邀請演出,例如到各級學校演奏,以自己的 故事激勵其他學子;多次在獅子會或扶輪社聚會時演出,以音樂感謝社會團體的關懷;或是參加地方音樂節活動,與大家同樂,分享音樂的美好;也會到署立豐原醫 院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復健醫院為病患演出,希望用美妙的樂聲,減輕病患的苦痛。2005年11月亦參與張作驥導演執導的電影「蝴蝶」演出;雖然自己有病 痛、有殘缺,但晏晟總是露出潔白的牙齒,以笑臉迎接每一天,把音樂、歡樂散播到人間每個角落。 
 
【綻放光彩、彈出希望】 
  由於腦性麻痺影響身體的協調性,所以晏晟學起琴來特別辛苦, 直到遇上陳蔚琦老師,耐心地設計特殊課程,才讓他的琴藝突飛猛進。從1999年拿下伯茵芼詩鋼琴大賽第一名後,每年都會固定參加2至3項比賽,屢在全國身 心障礙者音樂大會有傑出的表現(詳見附件:比賽演奏經歷表),其中2002年布拉格全國音樂賽是與明眼人的競賽,晏晟勇奪第二名;2006年全國身心障礙 者音樂大賽全國總決賽榮獲鋼琴少年組第一名;2008年「第十二屆國際中華蕭邦鋼琴比賽」榮獲特別獎;2008年10月參加台北市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舉辦 的音樂賽更是同時榮獲鋼琴與西樂組雙冠軍。 
  除了鋼琴外,晏晟也學習小提琴及手風琴,他必須花許多的時間 去克服小提琴用弓的技巧,在不屈不撓的努力練習下,獲得2005年全國身心障礙者音樂大會提琴少年組第一名。晏晟小學四年級時(2003年9月)開始隨陳 忠秀校長學習手風琴,26公斤的體重需背上大約6.5公斤的手風琴,實在是一大負擔。但晏晟仍憑著對音樂不變的熱忱一一克服,甚至收錄了16首演奏曲錄製 成CD專輯。 
  晏晟學習成長的過程也受到許多熱心人士愛心相助,晏晟也以行動具體回饋社會,利用課餘時間,舉辦多場音樂會,除了前述2006年6月在臺中縣立港區藝術中 心舉辦「張晏晟個人音樂會」外,2007年8月3日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舉行讓愛傳出去慈善音樂會-張晏晟鋼琴、手風琴、小提琴演奏會,而在2008年7 月更有榮幸受邀遠赴義大利與音樂家 Maddalena Muraric 和 Richard rittelmann 共同演出,風動歐洲。
 
【靈魂的雙手、靈動的雙耳】 
  每當看到晏晟彈琴或拉小提琴或演奏手風琴時,滿是幸福快樂沉醉其 中的模樣,真是一幅動人而美麗的圖畫。雖然晏晟獲獎無數,但比賽不是晏晟學習音樂的最終目的,因為音樂就是他的人生,是他生命中最執著最鍾愛的事物,晏晟 希最大的心願就是成為一個音樂家,可以高興、盡情地彈琴,在音樂的世界中盡情展現生命的光輝! 
  晏晟除了熱愛音樂,他還會利用電腦做文書處理、上網聽廣播、聽新 聞、找資料,摸索網路世界,與同學朋友線上即時通訊討論功課…,儘管眼睛看不見,憑著一雙手和一對耳朵,晏晟照樣活出精采的人生。晏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期 許,希望能出國深造,在音樂的領域上不斷自我成長與突破。逐夢踏實,完成自己的夢想,更想用音樂來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