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觀服務> 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06第9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多障音樂天才─廖庭澔
多障音樂天才─廖庭澔(Liao Ting-Hao)
【衝破多重障礙‧燃亮音樂生命】

  台北市立啟明學校高一多重障礙學生廖庭澔,甫榮獲第二屆全國多重障礙才藝大賽北區第一名、全國多重障礙音樂競賽全國第三名,更在鋼琴、手風琴、口風琴、 直笛、爵士鼓等在各項比賽中屢創佳績,尤其以鋼琴、手風琴最為亮眼,長期為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台北市急難救助協會、中華學習障礙協會、台北市視障音 樂文教基金會、慈濟功德會、台大醫院、萬芳醫院、八里安養院、苗栗看守所等公益義演、籌募助人基金。
  庭澔集全盲、自閉、智障、自殘、情緒障礙、語言障礙、脾氣暴躁等所有重度殘障於一身,尤其10歲前火爆脾氣加上愛哭,被治療師拒於門外,雖庭澔父母廖茂堂、李素純四處奔走,仍然求助無門,然而庭澔父母還是挺起腰桿,永不放棄愛子庭澔,毅然決然陪伴庭澔成長。
  直到十歲時展轉遠赴台中縣大肚鄉皇圖片:多障音樂天才-廖庭澔(Liao,Ting-Hao)冠幼稚園,幸獲園長王椒栖接納啟蒙,有一天,庭澔幫老師擦風琴時,老師發現他竟然會彈出有節奏的音階,於是開始學琴 的生涯,由學習鋼琴開始,展開學習音樂之旅,衝破重重學習關卡,終於過關斬將,成為各項競賽的常勝軍,其中以鋼琴及手風琴最為拿手,庭澔因為全盲又多重障 礙,學習方式是透過錄音學習曲目,目前已記憶千首樂曲,包含中西樂曲、國語老歌、台語老歌、西洋爵士樂等非常廣泛,迄今庭澔可以信手續續彈一整天的樂器, 而曲目不重複。由是,廖庭澔同學衝破多重障礙,燃亮音樂生命,走出重重藩籬,再奏希望樂章,用音樂活出生命意義、用音樂肯定生命尊嚴,用音樂讓公益之愛傳 出去,不愧為「多障音樂天才」。 
  廖庭澔(Liao Ting-Hao),男,現為台北市立啟明學校高一學生,1988年出生於台北縣新店市耕莘醫院,早產兒,體重1300公克,住保溫箱二個月,由醫師檢查 診斷發現視網膜剝離,1-3歲間,歷經台大、榮總開刀,均告失敗,以致兩眼全盲。接下來庭澔一段辛苦又充滿挑戰的歷程如次:
十歲前庭澔的障礙 
  兩眼全盲、情緒障礙、自閉、語言障礙、自殘行為、脾氣暴躁、遭遇到困難,卻因脾氣暴躁、愛哭,被治療師拒於門外、讓父母感到無助、失望、傷心──但, 庭澔的父母並不因為庭澔的多重障礙而放棄希望,仍然四處尋醫、努力復健,希望能有所進步與改善。 
轉機 
  滿十歲時老師無意間發現,庭澔能用單指手指頭彈奏風琴,於是開始了學琴的生涯。 
改變 
  因為學習彈琴,情緒障礙逐漸獲的改善,天賦能力獲得啟發,伴隨超強記憶力的潛能,更發現有優於常人的音感,自此之後,便開始認同自己、努力學習。 
學習的樂器和學習方式 
  庭澔由學習鋼琴開始,展開音樂學習的里程,他學習的樂器包括:鋼琴、手風琴、爵士鼓、直笛等,其中以鋼琴及手風琴最為亮眼,在各項比賽中屢獲佳績;因 為全盲,庭澔透過錄音方式學習曲目,目前可記憶千首以上的樂曲,包含國語老歌、台語老歌、古典曲目、西洋爵士曲目等。 
現在的庭澔 
  庭澔的情緒雖有改善,卻仍有自閉的傾向,仍然很少與同學互動,表達的語句簡短,不喜歡說話,繼續在學校接受職能治療及語言治療。 
父母對庭澔的希望 
  庭澔父母期望庭澔能擅用自己的專長,並以自己的專長造福人群,為大家帶來美妙的音樂;同時,以自己殘而不廢的精神,啟發更多人熱愛自己的生命。 
參與公益活動表現 
  在公益與慈善活動中分享特殊生命樂章的紀錄:
  •       2001年 隨1/2爵士樂團到各地監獄演出 
  •       2002年 公共電視台邀約表演鋼琴 
  •       2002年 皇冠幼兒學校感恩音樂會演出 
  •       2002年 中華電信「飛躍成長昂羊登峰」感恩聯合晚會演出 
  •       2003年 「智障兒共築一個永遠的家」 慈善義賣活動演出 
  •       2003年 中華學習障礙協會會員大會─最佳精神獎演出 
  •       2003年 中華民國佛教華嚴學會─生命教育講座表演 
  •       2003年 第11屆視障音樂節─愛的旋律表演會演出 
  •       2003年 智障者家長協會─回收電池活動演出 
  •       2003年 北投溫泉博物館─義工年終晚會演出 
  •       2004年 萬芳醫院─手風琴團演出 
  •       2004年 扁嫂與社服領袖哈燒下午茶─國賓飯店演出 
  •       2004年 台北市急難救助協會生日會受邀演出 
  •       2004年 苗栗看守所─手風琴團演出 
  •       2004年 慈濟萬華園區端午節送愛給獨居老人活動義演手風琴、鋼琴演出 
  •       2004年 中正紀念堂、八里安養院、台大醫院─手風琴團演出 
  •       2004年 慈濟重陽敬老尊賢活動─手風琴團演出 
  •       2004年 埔里愛蘭國小特教週鋼琴、手風琴演出 
  •       2004年 南投光榮國小特教週鋼琴、手風琴演出 
  •       2005年 鶯歌「無有藝術空間」陶瓷館演出 
  •       2005年 扶輪社百週年慶表揚身心障礙家庭手風琴演奏 
  •       2005年 慈濟人聯誼活動手風琴演奏 
  •       2005年 智障亞太地區年會手風琴演出 
  •       2005年 吳舜華老師音樂發表會鋼琴、手風琴演奏(台灣科技大學)
  •       2005年 關懷視障尾牙音樂宴饗(國父紀念館),與手風琴團共同演出 
  •       2005年 蟻惠文老師音樂發表會鋼琴、手風琴演奏 
  •       2005年 台灣電力公司春節活動手風琴演奏 
  •       2005年 專業經理人聯誼活動手風琴演奏 
  •       2005年 台北啟明學校評鑑訪視會議鋼琴、手風琴演奏 
  •       2005年 慈濟舉辦「繪畫與音樂互動」演出(與口足畫家謝坤山)
  •       2005年 板橋市公所手風琴演奏 
庭澔的習樂歷程 
  •       1998年 開始學琴 
  •       1999年 汪倩如老師─古典爵士鋼琴(啟明音樂老師)
  •       2001年 林國華老師─爵士鋼琴 
  •       2002年 蟻惠文老師─爵士鋼琴(持續中)
  •       2002年 黃桂雄老師─手風琴 
  •       2003年 陳漢彬老師─手風琴(持續中)
  •       2004年 吳舜華老師─鋼琴(啟明音樂老師)
特殊困難
早產到人間,多重障礙四處「碰壁」 
  早產的庭澔,雙眼全盲、認知學習能力有嚴重缺陷、語言表達極度遲緩(五歲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同時又好奇好動,喜愛爬高到處探索,走路跌跌撞撞常常 「碰壁」,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發脾氣,情緒很容易暴躁。另方面又無法適應外面的環境,父母帶著全家一起到外頭吃飯時總是從頭哭到尾,只能買東西在家吃。 面對庭澔的情緒,雙親是絕對地包容,但又束手無策。 
啟蒙路茫茫,學校「三遷」煩惱「三千」 
  3-6歲讀幼稚園,7歲進入多障的教養機構,全班同學的障礙程度比庭澔還嚴重,都沒有口語言能力,庭澔欠缺刺激,無學習模仿的對象,還是不會說話。雙 親很焦急,想讓庭澔有一些模仿學習的對象,轉往安親班就讀,轉到安親班,半天即被退學。因為庭澔好動好奇到處摸索,整個安親班上上下下到處「摸透透」,安 親班老師感到很焦慮,無法將他融入安親班的情境,因而被退學。
  此時父母尚未找到適合庭澔安置的學校,只好請求爸爸朋友的幼稚園「收留」庭澔一年,在這一年中,園長讓庭澔接觸兒童電子琴,庭澔在電子琴中慢慢安定了 自己,無法紓發的情緒有了紓發的管道,於是廖爸爸開始找家教教庭澔鋼琴。在這一年中音樂治療的歷程和「曼波鼓」建立節奏感的經驗中發現─庭澔學起鋼琴比其 他事的學習都來得順利許多。不過對於一個多障的孩子,因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嘗試誘導,因此只要他有興趣,在「指法」上並不要求,因此目前在往前精進的 時候,在「指法」的精準與正確的要求上,矯正起來十分費力,難以改正當初「第一次就是永遠」的慣性。 
感官與認知障礙,要層層突破與世界分享的阻隔 
  七八歲開始,廖爸爸請家教教庭澔點字,學了二、三年,只能背誦個別國語點字符號,無法拼音,當然就無法寫字、讀書。十一歲轉到台北啟明學校才學會拼 音,慢慢能讀點字書,但對於親身沒有經驗的事件和情境,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因為全盲無法透過視覺學習,加上理解的缺陷及「一目了然」的學習經驗,大部分還 未進入庭澔的世界。 
獨立生活需要協助,學習需要更多時間 
  庭澔的生活很規律,父母親會將庭澔日常生活的事物準備妥當,大致上都能按照步驟一一完成。學校的聯絡事項,因無法完整傳達,老師ㄧ定要寫聯絡簿。只要庭澔「學進去」的事就不會忘,除了音樂之外,其他領域的學習須比別人花費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