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觀服務> 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04第7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候診菩薩─美國保羅‧布雷納
候診菩薩─美國保羅‧布雷納(Paul Brenner)
【以病為師‧化病為愛】

  保羅‧布雷納(Paul Brenner),男, 1933年出生於歐洲的一個猶太家庭,由於父親十歲時因戰爭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所以,他的父親一直叮嚀並嚴格督促他發揮最高的潛能,而他的母親一直都以自 由開放的方式來教育他,有一次他問母親,人會飛嗎?母親回答說:「人不會飛,可是如果人會飛的話,我相信你將是第一人。」後來他一一完成父母的期望,於 1956年以第一名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1961年也以第一名畢業於紐約醫學院,成為一位有名的婦產科醫師,於1966年升任為加州國際大學附設醫院的婦 癌中心主任,1976年主動組織成醫師救難隊加入瓜地馬拉大地震人道救援工作。
  瓜地馬拉之行讓他開啟了生命啟示錄:「人們可以從每件事與每個人身上獲得啟示,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接著,他放棄人人稱羨的醫療工作,展開年餘一 個人獨自漫遊找尋生命的意義,最後在好友生死學大師伊麗莎白‧庫伯勒蘿絲(Elisabeth Kublerross)鼓勵下成為癌末諮詢醫師,同時,重回加州國際大學職業心理研究所就讀,其中創辦以身、心、靈整合治療的整體醫學,主張:「有多誠 實,就有多健康。」1997年被診斷罹患癌症-以癌為師、化癌為愛,2000年榮獲加州大學職業心理研究所諮詢心理醫學博士學位,曾榮獲1972年美國吸 煙防治研究獎章、1980年美國年度人物啟發獎章,著有「生命是共同的創造物」(Life is a Shared Creation)、「重新認識生命」(Seeing Your Life Through New Eyes)、「候診室的菩薩」(Buddha the Waiting Room),現為美國救助研究心主任、加州國際大學醫學院社會生物學系主任。 
  保羅十歲那年,他最好的朋友從樓上摔下,三天後往生,從那時起,他就立志為他人負責。還記得他的好友出殯後,他騎著腳踏車仰望天空,滿眶淚水,用沙啞 的聲音對上帝發了三個誓言:首先他向上帝保證,他會成為醫生;其次他向上帝保證,會將他的大兒子取名為這位往生好友的名字為巴帝;最後他向上帝保證,絕不 再讓任何人好端端地死去。後來,他都一一實現他十歲時對上帝的保證與承諾。 
  1968年,美國青少年濫用藥物、未婚懷孕、性病等如瘟疫般大流行,保羅正擔任加州大學醫學院的婦癌部主任,並兼任計劃生育醫學總監,他教導婦女自我檢 視,也為婦女爭取權益,同時,他首開先例,在聖地牙哥開辦「婦女及青少年疑難雜症」的義診,並主動義務出擊到全美各地的中小學演講宣導:正確的性教育與健 康的定義、生命的智慧與尊嚴,深獲各界極大的肯定與迴響。 
  1974年保羅‧布雷納曾到台灣,向氣功大師李鳳山學習氣功,並於台北醫學院演講「胎兒的肺水腫」主題,他對美國的健康保險制度極度厭煩,並為醫療資 源的浪費苦惱,但卻不得不承認「自己也是共犯結構中的一份子」。直到1976年2月,瓜地馬拉發生大地震時,他率先參加醫護救援小組,他說:「在瓜地馬拉 的土話裡找不到『醫師處置不當』的字眼,他們信靠並感恩,不像美國醫師在行醫時總是把著『防衛心態』(台灣的醫師也有同感)。」瓜地馬拉事件雖然讓他重新 認識生命的意義,但後來因醫療環境改變,且對日益嚴重的挫折感到窒息,決定放棄醫師的職業。他始終認為:「有多誠實,就有多健康。」他全力投入癌末病人臨 終關懷諮詢、服務工作,開啟良性的醫病對話,並在美加及歐洲各地教學、演講。 
  1997年他被診斷出罹患癌症,隨後接受一連串治療,他與病患互動的經歷及嘗試各種療法的過程,同時重新探討健康的定義、生命的智慧與尊嚴,完成「生 命是共同的創造物」、「重新認識生命」、「候診室的菩薩」三書,提供大家不同生命的思考角度以及凡人有生必有死-如何正確看待自己的生命:每個當下就是一 個人生,愛與寬恕就是最大的療癒力量,而健康並不是遠離疾病,而是熱愛生命-釋放怨恨,同時不要依靠別人來滿足自己。最難能可貴的,他永遠是終身學習的實 踐者,於2000年六十七歲擁有四個兒子、七個孫子的高齡,榮獲加州國際大學職業心理學研究所諮詢心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