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觀服務> 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16第19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中國大陸抗癌書畫篆刻家——楊峰(Feng Yang)
中國大陸抗癌書畫篆刻家——(Feng Yang)
【勇敢抗癌‧登峰翰墨
走過萬水千山,經過雨雪風霜,嘗過苦辣酸甜,苦難是人生的一所學校。
—楊峰
創作力量‧逼退死神
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書法名家楊峰(Feng Yang)於2009年9月因患急性白血病做了骨髓移植,是64歲的同胞高齡的二姐捐獻骨髓使楊峰獲得第二次生命,在與急性白血病博弈六年來,以其頑強的毅力和藝術創作力量,逼退死神。
在抗癌六年來,楊峰不但採取堅強自救,還鼓勵和幫助身邊的病友,同時利用自己的書法篆刻藝術的影響,在長期忍受疾病病痛折磨中,於2011年又創作出版了大型書畫冊集《楊峰書畫篆刻藝術》專著,分別捐贈給許多圖書館和社會福利事業。
楊峰與血癌搏鬥,6年如一日,徹底發揮中華文化大復興的底蘊——梁宋吳楚之冲、齊魯汴洛之道,一步一腳印,走過坎坷的藝術之路;一針一淚痕,飛越抗癌的生死海,除擔任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副院長,還榮任中國文化學會藝術委員會主席、政協海南省第三、四屆委員會委員、海南珠崖印社副社長,主要著作《楊峰書法篆刻選》、《儒林外史印譜》、《楊峰書畫印精粹郵集》、《楊峰書法篆刻藝術》等專著;藝術成就分別被載入《中國專家大辭典》、《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中國國際書畫篆刻家年鑒》、《中國當代藝術節名人錄》、《共和國的脊樑》等十餘部辭書;《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以及許多新聞媒體和網路傳媒均有「英才至勇‧石破天驚」專題報導。
由是,楊峰勇敢抗癌,登峰翰墨,飛越生死大海,開創藝術大道,還自助助人,義助病友實踐一個接一個小籠包的愛,不愧為「抗癌書畫篆刻家」,從全球2459位熱愛生命獎章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16年第19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寧靜之心,面對苦難;浩然之氣,對抗病魔
這樣的經歷,這樣的心境,平靜而又安然。楊峰有著一種完全不同的面對苦難的人生態度,感知到了在神聖而寬容的一顆心中,對曾經苦難的際遇,給他的人生歷練、對那些哪怕是小小的幫助,表達出大大的感恩之心。他的經歷與故事,已然成為他生命的一個段落和人生的一部分,如夢亦如歌,雖然,這無字的歌有些悲壯,但卻「值得我深深回味!」說起這些,他格外動情!
苦難突然降臨
人常說,命運弄人,往往,人生苦難的降臨是突如其來、不能選擇的。2009年,一紙“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的診斷書告知於楊峰時,那一刻,天地一片空白,驟然而至的災難,讓他及親人猝不及防,幾近崩潰。
苦難不期而至時,誰能逃避?面對生死劫難,他選擇堅強。就這樣,6年來,在無數心懷善良的朋友與親友的關懷幫助下,在歷經了異常殘酷的「戰鬥」歷程之後,多少次生命極限的跨越,他與死神擦肩而過。時值64歲高齡的同胞二姐捐贈骨髓,妻兒無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他們的支持、鼓勵、溫暖、幫助,攙扶他走過了淒風苦雨的非常時光。淒苦的煎熬中,是方方石印、幀幀書法,伴同他度過了與病魔博弈的日日夜夜。
萬水千山走過,雨雪風霜經過,苦辣酸甜嘗過,苦難是人生的一所學校。特別的境遇下,精神與藝術的力量,逼退死神,讓哲霖在滄桑之後,深切體味悲喜,從容穿越生死。為此,他感恩真主!感謝苦難!
凜然面對病魔,不忘鼓勵資助病友彰顯大愛
2009年8月楊峰被檢查出是急性非淋巴白血病!同年9月23日在解放軍總醫院307做了骨髓移植,自從骨髓移植後的6年時間裡,因為排斥,導致的不同時期不同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而經常住院治療,北京住院4次,廣州住院5次,海南住院23次,六年來住院46次,病危3次,住院1660多天,目前仍在醫院住院治療。六年來,在他的眼前總是浮現著那些非常偉岸的白衣天使的光輝形象,和丟不掉且又難以忘懷的那些被淒苦病魔折磨的病人的故事,他們的生命像山又如水,像雲又是煙的生命楚歌裡,讓他從中耳聞目睹了一些因素,看到他們因為病情的減輕而為病友開心的高興,也曾看到許多病友,因為經濟困難放棄了治療為他們傷心而動容,尤其對那些風華正茂的青少年白血病患者離去而悲痛欲絕,心與心的大愛莫非就是感動!
2012年11月,楊峰因骨髓移植後排斥導致的口腔嚴重潰爛,影響進食和說話,在北京道培醫院住院治療,同住一個病房的小鮑是一個年輕的優秀的大學生,病前剛剛考上公務員,體檢中被檢查出來是淋巴瘤,從此,他的理想、抱負、人生徹底破滅了!由於他的的家庭經濟非常困難的,苦難的家庭支撐一段時間後無法再繼續治療,小鮑和他父母就做了一個讓人痛心的決定:放棄治療!才剛剛25、26歲的青春歲月放棄了多麼的可惜啊!原來他們放棄治療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父母散盡家產提供他兩次骨髓移植,還是不能成功,家裡房子賣了,親戚朋友也借不到錢了,沒有了藥費,醫院也停止用藥了…把一切看在眼裡的楊峰,在萬般痛苦中聽到這個消息時,毅然將自己所用的八千多塊錢的治療藥贈送了這個年輕的病友,藥雖然不多,但是楊峰是希望能看到自己身邊的一個年輕鮮活生命還在延續啊!其實,楊峰自從2009年做了骨髓移植後的治療費用已經開始負債了,儘管如此,如果能夠目睹身邊的這個年輕人用上他贈送的藥,延續著他的生命能夠多一些微笑,他的心也會有一種莫大的慰籍!第二天楊峰也出院了,帶著一顆淒苦無奈的心出院回了海口,仍念念不忘小鮑一家無奈痛苦的情景……
藝術大家實踐一個接一個小籠包的愛
2013年3月,楊峰在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血液科與11歲的病友小符濤同住一個病房,孩子的天真活潑讓他倍感疼愛,符濤小朋友是一個陽光少年,在海南省白沙縣一個偏遠落後的黎族山村裡生活,他戴著紅領巾真是英俊的小帥哥,看著他帥氣英俊開朗活潑的面孔,楊峰格外的喜歡。
最初的前幾天楊峰看著正在長身體的符濤小朋友,一餐飯能吃3籠的小籠包,而且吃的特別香,後來他就漸漸的改為吃2籠或1籠,少吃或者不吃小籠包了,楊峰好奇的問他為什麼不吃小籠包了呢?他總是很懂事的說:吃小籠包太貴了,爸爸媽媽沒有錢了,不能多了…當他聽著孩子童心無忌說出的這番話時,想想小符濤的年齡那麼小,才僅僅11歲的花季少年就和成人一樣承受著疾病折磨和生活磨難…楊峰心裡也備受煎熬和心酸,楊峰自己的治療也需要高昂的醫療費,他和家人還要繼續生活,可是看著飽嘗苦難的孩子忍受疾病的折磨和饑餓心裡難受啊!
楊峰和家人商量,從他的伙食營養費中拿出來2000元來支持小符濤生活,畢竟這些錢對於一位患血癌的孩子治療費來說,仍是杯水車薪,為了讓符濤繼續治療,楊峰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到處請求新聞媒體的領導和記者幫助孩子向社會呼籲,甚至動用了自己僅有的一點社會關係,向社會愛心人士請求幫助,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小符濤也得到了一定的社會援助,看到他又能高興的吃上小籠包,和堅強的學習了,楊峰倍感欣慰。這是一顆善良的心才有的義舉,一顆大愛的靈魂才會有這樣的行動。
今年4月底,楊峰無意中聽到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血液內科周海燕醫師說起,另外的一位同患「血癌」25歲病友雯雯,同樣因為經濟拮据放棄治療,女孩很堅強沒有在親人面前掉下一滴眼淚,反而鼓勵家人堅強面對,雯雯還在身體體力稍好些的時候畫畫,畫出生命的期盼畫出愛。楊峰瞭解到雯雯就在和自己在同一家醫院裡住院化療。
其實,楊峰自己非常不易,由於長期的口腔慢性排斥反應,口腔黏膜潰爛,常常是上下口唇黏膜因為糜爛潰瘍而粘在一起,牙齦潰瘍面與口腔內壁潰瘍面也粘連一起,張口說話吃東西時甚至流著鮮血,那種撕裂般的揪心疼痛已經非常痛苦了,虛弱的楊峰仍堅持親自面見雯雯,談人生談勵志故事,鼓勵雯雯勇敢活下去,並表示將在雯雯的募捐現場捐助自己的作品資助雯雯。無法想像,口腔疼痛卻要忍受撕裂的痛苦仍堅持說話的楊峰多麼的不易,但他熱愛生命、尊重生命,大愛感天動地。
雄關漫道,青山崢嶸。面對苦難,楊峰用意志與命運博弈,卻傳達給我們皓月般的清朗和寧靜,他從苦難中提取巨大的精神財富,並將其轉化成為豐富的心靈資產和超越苦難的生命底氣,從容穿越。這種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是寧靜之心,浩然之氣,是平常心,更是大智慧,其中蘊含的一種詩性的哲學意味,是一種深厚與真醇、清淡與幽遠的大格調,一種鐵血男兒的錚錚風骨,一種精神力量的親切感召。
世界繽紛,獨醉墨香,他在所鍾情的藝術王國和硯墨刻刀間找到了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情感方式和精神歸宿。一方石印、一把刻刀、一張宣紙、一支羊毫,是他傾情天籟、感悟生命昭示、記錄異彩紛呈的內心世界的獨特方式,而「唯真唯美,俯仰無愧」,則是楊峰此生所欲臻達之境和魂魄之系,唯其安身立命的本源與至上財富,是全部,也是唯一。
30多年來楊峰義務為許多學生,山區裡的孩子捐助,讓他們讀了小學讀初中讀高中,甚至支持他們上大學,多年來,上撫年長者,下督促教育後生熱愛書畫藝術,陶冶情操,以文化展現和振興中國的文化藝術事業,能為國家和民族造就年輕的人才是他的境界!是他的一生追求!楊峰不僅是助樂助愛的人,也是個感恩之人。他說:在人生道路上,在不同的階段裡際遇了一些愛護自己的領導、尊師、同學和知己,也是一樣感恩他們的關心和支持,讓自己在人生和藝術的道路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就!如果還能體力康復,他仍期待為人類社會和藝術發展做一些更有意義的工作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