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觀服務> 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16第19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抗震勇士─張景閎(Ching-Hung Chang)
抗震勇士─張景閎(Ching-Hung Chang)
【大震重生‧活出希望】
 
謝謝救我的每個人
現在就讀朝陽科技大學進修部休閒事業管理系三年級的張景閎(Ching-Hung Chang),16年前的台灣921大地震,是由韓國119救助隊救出-在台中大里被埋86小時的6歲男孩,十分感動韓國救助隊叔叔們還惦著他,他將追隨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生命鬥士送愛韓國一行,親自「謝謝救我的每個人」。
 
正向面對人生
張景閎偶爾經過當年遭埋的大樓,夜闌人靜時,還是會想起幼時和爸媽、妹妹的回憶,但悲傷的情緒都已平復,經過這個災難、傷痛,讓他更珍惜生命,以正面、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
 
努力表現拋陰影
他一直感恩爺爺、奶奶、老師、同學等親友,仍給他滿滿的愛,很快讓他恢復活潑好動,小三加入田徑隊、小五榮獲鄉運60公尺、100公尺冠軍、200公尺亞軍,也榮任國小校車車掌;國二被班上老師同學推薦-參加全校模範生選舉,高二擔任熱舞社長,榮獲才藝競賽冠軍及最高人氣獎。
 
懂得感恩‧不忘自強
很難得的,張景閎除了懂得感恩,也不忘自立自強、半工半讀,白天送貨,晚上念書,是全校知名的街舞高手,並多次寫信鼓勵中國大陸四川大地震災難餘生的青少年-打開彩虹心靈、更要熱愛生命。
 
立志韓國留學‧扮親善大使圓夢
最難能可貴的,張景閎努力學習韓文,希望將來有機會-到韓國留學,立志成為台灣、韓國的親善大使,終生報答韓國119救助隊救命之恩,也非常感恩台灣各界永續關懷之愛。
 
活出希望‧榮獲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由是,張景閎揮別災難、傷痛陰霾,特別珍惜大震重生,還自立自強、自勉勉人,更懂得感恩,半工半讀、努力向學,立志到韓國留學-將來成為韓國、台灣的親善大使,回饋國內外各界,不愧為「抗震勇士」,從全球2459位熱愛生命獎章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16年第19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為回應台、韓各界的要求,在舉辦「讓台韓的愛感動世界交流活動」前夕,提前頒發全球熱愛生命獎章,藉此呼籲全球各界:大家一起熱愛生命、活出希望。
 
●抗震勇士張景閎自述●
 
那天晚上驚天動地
那一天晚上,我雙眼張開伸手不見五指,媽媽似乎聽到了我的聲音,於是叫我快點睡覺。
當我再次醒來,覺得過了好久,仍然是一片漆黑。
我問媽媽說:「爸爸去哪裡了?」。媽媽說:「爸爸騎腳踏車跟朋友去兜風了。」
我又問媽媽:「那妹妹他們呢?」。媽媽說:「妹妹他們還在睡覺你也趕快睡。」
當我又再次醒來,已經聽不到媽媽的聲音了,我感覺到飢餓與口渴,我摸摸四周都是瓦礫與小石子,還有每天晚上都會搭的蚊帳,四周都是瓦礫,坐不起來、也無法移動。
我還摸到媽媽的大腿,但是我怎麼搖,卻也叫不醒她。
不知道過了多久、昏睡了多久,我聽到姨丈、阿姨在瓦礫的另一方-叫著我的名字,我從身旁隨手拿了一塊磚頭朝著瓦礫敲,吵著跟姨丈、阿姨說:要喝舒跑。
我隔著瓦礫問他們,這是怎麼一回事?他們說這是地震。接著眼前出現了一道很刺眼的光,我被韓國119救助隊救了出來。
 
原來一家人和樂融融
我叫張景閎,從小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目前就讀於朝陽科技大學進修部,白天於物流公司送貨,晚上上課。
在我六歲的時候,經歷了921大地震。
震災後一家五口,我是唯一的倖存者。
震災之前,我與爸爸媽媽、還有兩個妹妹一家五口,住在台中市的一間小公寓裡,在我的記憶裡,每天早上爸爸載我到早餐店買完早餐,然後載我去幼稚園上課,他則直接去上班,下課由媽媽接送回家。
爸爸是一個人緣很好、很樂觀的一個人,晚上家裡常常會有:他的朋友到家裡作客,爸爸的興趣是收集石頭、騎腳踏車、還有自己組裝模型,他喜歡收集各種不一樣形狀、不一樣紋路的石頭。
他假日的時候,也常常帶著我去郊遊,帶我到機場看飛機,帶我到河堤邊玩遙控飛機。在爺爺奶奶眼中,他更是一個孝順的人。
媽媽也是一個樂觀又勇敢的人,再聽聞阿姨們的描述之後,更知道了他是一個非常大膽的人,喜歡嘗試瘋狂而刺激的事物,印象最深的是她曾放開雙手,騎著機車從陡峭的斜坡往下騎。常常我跟最大的妹妹爭吵著玩具時,都是她耐心的解決問題。
 
震災後與爺爺奶奶同住:國小成績亮麗
震災之後,我回到了爺爺奶奶家住,家裏有爺爺奶奶,還有小姑姑、三個表姐,從小由他們撫養我長大。
在我小學時代、非常的好動活潑,每天坐著校車上下學,高年級時擔任校車的車掌。
小三的時候加入田徑隊,在小五的時候拿了鄉運的60公尺、100公尺競賽的冠軍,以及200公尺的亞軍。
學校中的運動會,跑步競賽中,也拿了6年的100公尺競賽第一名,還參加了校園中的自治鄉長選舉。
姑姑知道我那時候喜歡畫畫,也為了讓我有一技之長,讓我一個禮拜兩天去學畫畫,兩天讓我去英文補習班。
在班上與老師同學們相處融洽,直到現在仍與國小老師保持著連絡。
 
國中被推薦選舉模範生‧考上國立高中
在國中時期的我,一樣活潑好動,每天下課時間,就往球場跑,放學後,也會待在球場好一段時間,才去吃晚飯、上補習班。假日則在田裡-幫忙爺爺奶奶工作。
在國二的時候,也參加了校園中的模範生選舉,當時有14個模範生競選,雖然沒有獲選,但是我還是萬分的感謝同學與老師的推薦參加。
由於課業加重,一個禮拜有六天晚上,都必須上補習班,當中有數學、物理及英文。
上了三年級,課業壓力越來越大,有時為了放鬆而翹課,沒去上補習班,反而交了愛玩的朋友,成績時好時壞,還好也因為上了補習班,基礎有打穩,考上了國立的高中。
從國小一直到國中,每年的9月份,都會有各大新聞台的記者,想要來採訪,也許他們出自於關心、或者是為了新聞,我與家人都不希望接受採訪,那是我們都不想要回憶的傷痛,我也只希望日子平平淡淡,與其他人一樣過著就好。
 
街舞救了高中學業、交了多位好友
在高中時期,我依然活潑好動,因為高中漸漸對讀書減少了興趣,也因為國中時交了愛玩的朋友,放學後與假日常常跟朋友到處玩,偶爾假日會在家裡幫忙工作,成績在高一後一落千丈。
之後我參加了學校的熱舞社,因為國中時曾看到有人跳街舞,自己非常的喜歡,由於國中沒有管道學習,家裡也不同意我從事這一項運動,所以就作罷。高二我擔任了熱舞社的社長,為了精進自己的能力,
我開始自己每個禮拜六日做了40分鐘的公車到市區,到了一個我完全沒有認識的人的地方,也就是我國中時,看到有人在跳街舞的地方。
從一開始,每個人都不認識,到現在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有幾位現在也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
因為跳舞我認識了很多朋友,也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興趣,更減少了與愛玩的朋友接觸。當時跳舞,幾乎占據了我的生活。
高二的時候,參加校園中的才藝競賽,拿了冠軍,還有最高人氣獎。
我認為自己如果沒有跳舞,就不會交到那麼多朋友,生活也不會那麼繽紛,還可能跟著以前愛玩的朋友到處玩樂。
 
爸媽永遠活在心中‧絕不讓爸媽失望
在我的生活成長中,其實常常看著同學、朋友與他們的家人相處,也曾經住過朋友家,覺得自己隨著震災後時間越長,越來越想不起-與爸爸媽媽相處以及有爸爸媽媽是什麼樣的感覺了,即便我還記得他們的模樣。
但是我一直都知道,時間從來不會倒退,他們也不會回到我身邊,他們一直都在我心裡。長的越大我越清楚知道:自己不能讓他們失望。
我從來不曾在我的家人面前中,展現自己在這方面的情緒,自己甚至也會避開回憶。我希望爺爺奶奶能對我放心,不希望看到他們難過,我自己反而會更難過。
現實已定了,就不會倒退,自己該勇敢的向前,可以走到這一步都要很感謝我的阿姨及姑姑們,更重要的是看到爺爺奶奶都這麼老了,心中會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加油!
讓自己成為一個樂觀勇敢有用的人。
 
立志完成台韓親善大使的夢想
我非常感恩周大觀文教基金會、韓國119救助隊永續的關懷鼓勵、幫助,也非常感恩朝陽科技大學校長鍾任琴、老師、同學的協助,誠邀韓國在朝陽科大留學生,很活潑的教我韓文,我希望有機會到韓國留學,立志完成台韓親善大使的夢想,終生回饋社會。
 
1999924日中秋傍晚張景閎大震重生現場●
 
阿姨!我好渴,我要找媽媽
「阿姨,我好渴,我要找媽媽……。」這是六歲男童張景閎獲救生還後的第一句話。
1999年9月24日中秋傍晚五時十九分,奇蹟生還的張景閎出現在全球關注他的一雙雙眼睛前。歷經八十六小時陷於地底的張景閎,經過近七小時的馬拉松援救,由韓國119救助隊-在台中縣大里市「台中王朝」倒塌地救出。在救出前,李登輝總統趕來現場表達關切。
傍晚五時十九分,體重二十公斤、戴著眼罩但意識清醒的張景閎,裸身蓋著毛巾,由七位來自韓國「行政自治部中央119救助隊」的七位隊員合力抬出,登上救護車送往大里市仁愛綜合醫院觀察急救。
負責急救的仁愛醫院外科主治醫師徐大聞指出,經過初步檢查,張小弟僅有脫水及胸部淤血現象,存活希望很大,但仍須待隔天中午才脫離觀察危險期。
在救出張景閎後,韓國救助隊隊長崔珍鍾說明,張景閎像三明治一樣陷在石塊夾層只有三公分的空間,救助隊先挖出混凝土塊,才能救出他。
發現張景閎的第一時刻,是在二十三日晚間。倒塌的「台中王朝」大樓住戶孟善光進入大樓想尋找妹妹孫若璇。在黑暗中,他聽到微弱的呼救聲。
孟善光隨即和駐守的本地救難隊聯繫。9月24日上午十一時左右,韓國、日本、瑞士、新加坡等救援隊伍紛紛抵達現場。
十一時十五分,帶著兩頭救難犬的十四位韓國救助隊員-手持生命偵測儀,從大樓JK棟地下停車場,潛入張景閎陷住的P棟地底,並測出瓦礫石牆堆後-確有生命跡象,並確定,求救聲是來自一個小男孩。
十二時左右,在外守候的本地救難隊釐清塌陷位置,找到張景閎的阿姨陳淑媚進入現場,與男童對話,確定就是張景閎。
 
阿姨!這裡好黑,我怎麼會在這裡?
張景閎的阿姨陳淑媚說,當時張景閎喊說,「他好渴,好想喝舒跑」。張景閎還問:「阿姨,這裡好黑。我怎麼會在這裡?」
分秒必爭,救助隊在確認男童存活後,在擋住張景閎的厚重混凝土牆左側,鑽出一個小孔,並迅速灌入氧氣,爭取張景閎的生存時機。
中午時分,倒塌樓房外已擠滿媒體記者,美、日、歐洲、香港及路透社等國際媒體也一波波趕來,大家對超過七十二小時的黃金時間-仍有生還者的出現,均屏息以待。
時間一分分流逝,負責現場維護的海軍陸戰旅官兵拉出封鎖線,嚴格限制閒雜人等出入。
張景閎一家均陷在地底,張景閎的父親是三十四歲的張德行,母親叫陳淑怡,分別從事保險業及茶葉販售。兩個妹妹分別是四歲的張瑜玟及四個月的張瑜晴。地震發生前,全家人住在已蓋了八年的台中王朝大樓P棟二樓。
下午二點,救援人員穿進穿出,人高馬大的瑞士救援人員滿頭大汗,走出戶外猛灌水。
李登輝總統也在下午三點十五分抵達現場,並向陳淑媚姐妹致意。
午後的陽光猛烈而直接,肅靜以待的眾人汗流浹背,但沒有人敢離開現場一 步。
在媒體要求下,三點三十分,張景閎的阿姨陳淑媚出面說明,張景閎卡在石塊堆中,手腳無法動彈。但是,說話聲音和平常一樣,祇是不斷喊渴,說想喝舒跑。
 
不要慌,一定要勇敢,大家會把你救出去
張景閎的阿姨陳淑媚安慰張景閎:不要慌,一定要勇敢!大家會把你救出去。
四點十八分,救難人員奔出大喊:「有沒有尖嘴鉗?」
地底下,崔珍鍾一行,以緩慢速度敲開石牆,並小心翼翼搬出石塊,避免因任何可能的意外-阻絕了珍貴的生命之光。
張景閎陷於地層下的時間由八十四小時、八十五小時到八十六小時;搶救時間從一小時、三小時、五小時至接近七小時,生命和時間在賽跑,時間也在測試:上蒼是否仍存悲憫。搶救、等待的時間如沙漏,點點滴滴往下落,每一秒都揪緊等待者的每一顆心。
現場的路透社及合眾國際社記者,此時已將這項神奇援救過程-發送到全世界。
四點五十五分,陸戰旅主任蔡生龍上校宣布,從甬道傳出的訊息:張景閎很快就要出來了。
一分鐘、二分鐘,張景閎獲救的訊息一波波傳出,在停車場等待的新加坡救援軍醫團,包括二位醫師、一位麻醉師,繃緊神經等待接手。
五點零二分,石縫穿通了,救援隊員看見張景閎身邊,躺著另二具屍體,七手八腳,他們像捧獲著人間珍寶一般,輕柔地將張景閎,從碎石洞中抱出。
一行人捧著張景閎走上JK棟一樓的小客廳,做初步的急救,並剝除張景閎全身污黑的衣服,為張景閎測量心跳、血壓:「嗯,一切正常。」並隨即將他戴上黑眼罩,以免他受光線刺激。
五點十六分,台中縣長廖永來宣布:「張景閎獲救」,他並要求現場媒體不要拍手、不要用鎂光燈,千萬不要刺激這柔弱的小生命。
五點十九分,韓國119七位救助隊員,終於以擔架救出張景閎。戴著黑眼罩的張景閎,露出光腳,身上蓋著毛巾,被快速送入接應的救護車內。
救護車急急如律令向前衝,導引紅燈一閃一閃,鳴笛呼嘯而去,留下暗夜中的見證「活出奇蹟、活出希望」的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