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報導> 2011年> 不送現金改送實用物品陳光標表示搞慈善要創新
不送現金改送實用物品陳光標表示搞慈善要創新 | |
2011年8月17日 東方衛報 【記者:華曉麗/南京報導】 | |
儘管外界的質疑不斷,但中國首善陳光標並沒有停止慈善之路。昨天上午10點,陳光標分別通過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和海峽兩岸基金會,向井岡山、泰州黃橋革 命老區、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交通警察支隊、安徽大學、臺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南京五老村慈善超市等捐贈2000萬元現金和3800台電腦,共計3100萬 元。 “慈善不是口號,行動高於一切。”這是陳光標在捐贈儀式現場說的第一句話。此次捐贈,是陳光標今年第13次捐款,總額已過億。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 首次接受大陸捐助 昨天的捐助現場,來自臺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的28名癌症患兒和家長最引人注目。 周大觀是臺灣一名因癌症去世男孩。1997年,10歲的周大觀因患惡性橫紋肌癌而離開人世。去世前,他希望父母周進華和郭盈蘭能把自己在患病期間寫下 的勵志詩編成詩集《我還有一隻腳》,把義賣詩集所得資金幫助那些家境貧寒又不幸身患絕症的同齡人。於是,遵照他“熱愛生命、快樂生活”的遺願,他的父母以 及國內外各界愛心人士,于1997年創立了周大觀文教基金會。 “目前我們已經幫助了全球185600多名罹患癌症的兒童,其中大陸的患者375個。”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的創辦人周進華告訴記者,他們除了在經濟上給予援助之外,還會在心理諮詢、悲傷扶持、遊戲治療等方面來幫助患者。 據悉,此次陳光標捐贈給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的500萬新臺幣,是該基金會首次得到的大陸捐助。“這些錢將用於搭建兩岸患兒的友誼橋樑”,周進華表示,除 了帶臺灣的癌童到大陸,他們也會組織大陸的患者到臺灣,讓兩岸的患兒有機會分享各自的生命故事,積極與癌症作鬥爭。 此外,周大觀文教基金會還向陳光標頒發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感謝他為社會、為慈善公益做出的突出貢獻。這是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在全球頒發的第238枚獎章。 陳光標慈善搞創新 慈善演唱會現場發豬羊 一直以來,陳光標在做慈善時,都會帶上現金發給需要幫助的人。在昨天的捐贈儀式上,陳光標透露,今後將會用實用物品代替現金。 “我做了10多年的慈善,深深地感受到中國的慈善不僅需要愛心、行動、堅持,更需要‘創新’二字。”陳光標表示,創新能讓慈善更具吸引力、感染力,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加入。而自己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讓中國慈善在內容、形式上不斷創新。 “我會一如既往地將慈善事業堅持到底的。”陳光標說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樣,自己不在乎大家的質疑,自己的行動就是最好的證明。 陳光標告訴記者,九月下旬自己將在貴州地區舉行慈善演唱會,並在現場為當地農民捐贈豬、羊和農用機械數百台。目前已經安排人在採購牲畜,並且會公母搭 配好。慈善演唱會結束後,農民可以直接把豬、羊、農用機械拿回家。“我將授之以漁”,陳光標說,配種的牲畜產下幼仔後,農民就可以獲取一筆不小的收益。 陳光標透露,演唱會上,當他演唱《愛的奉獻》時,會有農民牽著牲畜現場伴舞。目前豬、羊、牛這些牲畜已經在當地熟悉音樂曲調,為慈善晚會排練。 |
|
資料來源:東方衛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