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報導> 2005年> 中輟生 敲希望鑼 許育嘉等四人重生獲周大觀基金會獎章
中輟生 敲希望鑼  許育嘉等四人重生獲周大觀基金會獎章 
      2005年12月27日 聯合報/C5版/大臺北【記者:喻文玟/臺北報導】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昨天舉辦「希望獎章」頒獎活動,四位曾失足的青少年一起敲響「希望鑼聲」,和大眾分享他們重生歷程。 
      今年有261名中輟生獲推薦爭取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的「希望獎章」,最後由許育嘉、楊又青、呂昭輝、陳哲墨四人獲獎,可獲得一萬元獎學金和黃銅打鑄的「希望獎座」。 
      家住彰化、21歲的許育嘉目前就讀苗栗大湖農工,13歲學會吸食安非他命,產生幻聽而自殘,一回見母親流淚,痛定思痛,到彰化少年觀護所自首,花了十 多天「戒毒」,後來在牧師、親友陪伴下,又花了三年「戒心靈的毒」,未來想當科技工程師。 
      就讀桃園新興高中的呂昭輝,從小喪父,家庭溫情失衡他沈溺街舞,呂昭輝昨天摟著母親李金治、導師黃伊徽回首來時路,他說「他們不放棄我,讓我只輟學半學期就重返校園」,他還秀一段街舞,象徵自己充滿希望。 
      唯一的女生楊又青,目前就讀馬偕護理學院,祖母、父親重病讓她自暴自棄,師長愛的援手讓她重返校園,考上護理學院,反而成為家人的「白衣天使」。 
      14歲的「小哲」是更生少年,從小家暴陰影讓他翹課、逃家、又學會偷竊,現在他接受安置,牧師認養展開新人生,「小哲」期許能用短短時間,換取對父母一生的信任。
      資料來源:聯合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