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報導> 2001年> 包錦蓉麻痺人生 揮灑出彩色前程
| 包錦蓉麻痺人生 揮灑出彩色前程 16年來,被貼著重度腦性麻痺的標籤,卻從繪畫世界中找到自我, 自殺潮下,四肢不全的包錦蓉可以活得這麼快樂,更值得想不開的人學習 |
| 2001年2月24日 民生報/A9版/醫藥新聞 【記者:林進修/臺北報導】 |
| 由於出生時難產缺氧,這十六年來,包錦蓉身上一直貼著「重度腦性麻痺」的標籤,小學同學排斥和她坐在一起,老師也以為她沒有行為學習能力,視她為異類, 唯獨爸爸媽媽始終不放棄,陪她走過五千多個寒暑。如今,她的水彩畫作入選「2001年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國際特殊才藝畫展」,為自己、也為其他病友爭一口氣。 這幅取名「我的世界」的水彩畫,本月二十八日起將和其他入選作品在美國紐約、華盛頓及三藩市三地巡迴展出,包錦蓉也將在國際特殊才藝協會中華民國總會人員陪同下赴美,參加開幕式。選在出國前夕,她除感謝爸媽對她無止盡地付出外,也懇請陳水扁總統為臺灣身心障礙者打開另一扁窗,成立一所「吳淑珍身心障礙 藝術學院」,一圓殘障者心中美夢。 包錦蓉,從小她就是個腦性麻痺兒,吃過不少苦頭,但為了遠離「麻痺人生」,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近十年來,她持續接受藝術治療,如今終於有點小小成就。這一路跌跌撞撞走來,她認為生命就像一株小草,雖長不出高大的樹幹,開不出嬌艷的花朵,卻可以自由自在地迎向陽光,成就自我。 眼看當前社會亂象難解,自殺新聞充斥,國際特殊才藝協會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畫家張傑不禁感嘆:「一個身心不健全的小女孩,都可活得這麼快樂了,其他好手好腳的人能不汗顏嗎?」 眼看寶貝女兒在繪畫世界中找到自我,包媽媽也頗感欣慰,一再表示這全是藝術治療的具體成果。不過,她也希望政府相關機構能多為身心障礙孩子設想,讓他們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下跳舞、繪畫、唱歌及游泳;如此一來,視障者不止只會按摩,智障者不用非得去學做麵包或開洗衣坊不可,而肢障者也用不著辛苦地在街上賣彩券。這對母女的心願,已獲得總統府的積極回應,並轉交教育部研議。 |
|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
